-
10 寓言二则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练习 10 寓言二则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认识、认识狐假虎威狐假虎威中的生字,知道生字的字音、字中的生字,知道生字的字音、字 形、字义;形、字义;2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
-
9 寓言二则 鹬蚌相争,鹬:一种鸟,羽毛茶褐色或黑色,嘴、脚都很长,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有横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贝类等。,蚌:种类很多,有的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有的喜欢生活在水面平静的池塘里,有的喜欢生活在淡水里。大部……
-
湘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寓言二则-鹬蚌相争,资料库,1.寓言 篇幅大多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
—— 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朗读寓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则寓言,文章通过一个短小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则寓言 --《鹬蚌相争》的故事。(板书课题) 2.读一读这则寓言,看看主要讲……
-
成语故事、喜欢读寓言故事的好习惯。 “鹬蚌相争 ”这个故事部分学生应该知道,但其中蕴含的哲理,不一定明白,有的可能只可意会,不会言传。因而,对于这篇课文的的教学,我求提高兴趣,让他们畅所欲言。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做人。 3重点难点 1……
-
鹬蚌相争 【设 计 者】 *** 【课 程】 小学语文 【教 材】 苏教版三年级 上 册第 xx-xx 页 【课 题】 鹬蚌相争 【 基于课程标准 】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
1 《鹬蚌相争》说课稿 东小店中心小学 王 之林 我 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 年级 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鹬蚌相争》。它出自我国先秦历史著作《战国策.卷三十.燕策二》。 《鹬蚌相争》讲的是蚌正张开壳儿晒太阳,鹬去啄它的肉,被蚌夹……
-
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21··教育· 2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接 触过一些简单 的寓言,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
-
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 这个故事。现 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
-
p;nbsp; 彧书坊教育工作室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会写 8 个字。 2.自主积累 4 个以上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
-
然制止了一场战争。 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鹬蚌相争,鹬 是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上体 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 捕吃小鱼、贝类等。,,,蚌 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大部分能在体……
-
得而并擒之。——出自《战国策 燕二》,《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
-
容: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说 教 材,《鹬蚌相争》一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冲突单元《寓言二则》。本单元的主题为“冲突”,所囊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冲突”。,寓言,外国小说,散文,戏剧,这则寓言通过“鹬……
-
鹬,yù,蚌,鹬,蚌,vs,鹬蚌相争,自读要求: 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啄肉 夹住 威胁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zhuó,jiā,ru……
-
鹬蚌相争 教 学目标 1 神 怡” “踱步 ” “钳 子”等 词语。 2 3 谈 谈自己 从中受到 的启发 。 4 教 学重点 领 会课文 告诉我们 的道理 和自己从 鹬蚌相 争中受到 的启发 。 教 学准备 课件或 挂图、 小黑板。 ……
-
,,鹬蚌相争,你知道鹬是什么,蚌又是什么,它们长什么样子吗?在学习鹬蚌相争的课文前,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片,认识一下鹬和蚌吧,鹬,鹬:是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体侧具有橫斑,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贝类……
-
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矛与盾》,我们明白了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第二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鹬蚌相争
yubangxiangzheng,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
-
,鹬蚌相争,张开壳儿 啄肉 牢牢地夹住
相持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威胁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张开壳儿 啄肉 牢牢地夹住
相持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威胁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想一想,填一填:
一只河蚌( )壳儿在河滩上晒太……
-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5、鹬蚌相争,猜猜看,,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盲人摸象,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
-
们的心情和激烈的场面,写下批注。
(3)鹬和蚌相争了多长时间?请在文中划出来。他们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4)鹬和蚌相争的结果怎样?他们错在哪里?这则寓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直河蚌轻轻地张开两片壳,和暖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他觉得舒适极……
-
么?再学什么? (先学 故事,再 学 道理 。 )这 节课,我 们就来 学习《 鹬蚌相争 》这则 寓言。 (板书课 题, “鹬” “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 “相争”写在下面。 )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 2 3 么好办法记住它……
-
项目 内 容 课序 课题 25 、鹬蚌相争 教材与 学情简析 这是 一篇 根据 《鹬 蚌相 持》的 文言 文改 编的 白话 文寓言 故事 。 课文 在优 美的 景物 描 写、 生 动的 语言 描写、 准 确的行 为描 写、 细腻 的心 ……
-
,鹬蚌相争,25.,自学提示,组内自由读课文,读后交流讨论:
(1)阳光明媚的时候鹬和蚌在干什么?
(2)时间慢慢溜走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
(3)太阳渐渐投入大山的怀抱时它们怎么了?
(4)这则寓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条大河蜿蜒向……
-
”,提炼升华 拓展延伸,1、《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可以引申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你能试着说一些劝慰别人不要争斗的话吗?,反馈检测,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
-
北师大 六下 《鹬蚌相争》 教案 教学目 标: 1 、学习本 课生字 。 2 、 正确、 流 利、 有 感情地朗 读课文 , 并能 讲述 “鹬 蚌相 争” 的故事 。 3 、 理解 课文、 体会 课文中蕴 含的哲 理 , 体会鹬蚌 相……
-
25 鹬蚌相争,,,,,,,,,,,,,,,,,,,,,我会读,阳光明媚 心旷神怡 口水直流 无计可施 饥肠辘辘 暗自得意
反唇相讥 怒目相视 轻而易举,“鹬蚌相争”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
-
,鹬蚌相争,,,,续编故事:
多年以后,鹬蚌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提示:鹬和蚌之间又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故事续编完整。,鹬蚌相争 涟漪 心旷神怡
无计可施 饥肠辘辘 反唇相讥
轻而易举 怒目相视 暗……
-
……
-
能 够组 词 课 前导 入: 鹬鸟飞翔在 空中,河蚌生活在清 澈的 水里。有一天,它们 在河 滩上不期而遇,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请 欣赏《 鹬蚌 相争 》吧 ! 一 、自 主学习 : 自读课 文 2 遍 ,边 读边 拼读 生字, 生词 ……
-
3; yà jiāo pí yù bàng xiéruò chí jīn,寓言二则,揠苗助长,示弱,我会认,焦急,筋疲力尽,鹬蚌相争,相持,不禁,预习检测,主( ),( )……
-
9; bàng xiéruò chí jīn,寓言二则,揠苗助长,示弱,我会认,焦急,筋疲力尽,鹬蚌相争,相持,不禁,预习检测,主( ),( )同,( )面,( )人,威( ),否( ),胁,协,持,诗,……
-
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8 1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寓言 2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 懂得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 2 ppt模板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教育 哲学 伦理等思想观……
-
《鹬蚌相争》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出示图片。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培养朗读、概括能力) 1、那么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们的故事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等一会儿我们集……
-
10 寓言二则,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狐假虎威,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由于它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加上行动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
-
12 寓言二则,人教 二年级 下册 语文,……
-
p12 寓言二则,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谢谢观看,/p……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生明白做人要有自己的真本事;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
-
部编部编 rjrj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狐假虎威 坐井观天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看图猜故事 你知道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从这四个故事中,你分别明白了什么道理?看图猜故事 亡羊补牢 图中讲了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
9 寓言二则 教学 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则、揠”等 10 个生字,会写“寓、宋”等 10 个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
-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t免费下载亡羊补牢寓言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t免费下载亡羊补牢寓言二则ppt 寓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
-
揠苗助长,(寓言二则),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中/国/传/统/节/日,1.朗读课文,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2.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学习目标,寓言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
-
12.12.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小学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小学 李红李红 人教人教20112011课标版(部编)课标版(部编)寓言寓言 寄托 道理 通过小故事揭示大道理通过小故事揭示大道理 二则二则 两篇两篇 y ……
-
p12.寓言二则,yù 寓,寓言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寓意,12.寓言二则,,我们学过的寓言有《刻舟求剑》、《乌鸦喝水》、《井底之蛙》……,,,亡羊补牢 巴望 &nbs……
-
《寓言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
-
我们来玩看图猜故事吧!,刻舟求剑,看图猜故事,狐假虎威,看图猜故事,坐井观天,看图猜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小故事 大道理,寓言,y,寓( ),y,遇(遇见)(相遇),寓言二则,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wn lo亡羊补牢,联系课文内容就能选……
-
可编辑ppt 1 12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y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 y wng 可编辑ppt 2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寓言:寓言:“寓寓”,寄托;,寄托;“言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
-
杯弓蛇影,守株待兔,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二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知识备查,亡羊补牢,,丢……
-
么? (5)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勾出相关语句。什么是“装腔作势”?哪些语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课文讲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对你有哪些启发?,课文讲解,寓言二则,《掩耳盗铃》: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课文讲解,寓……
-
第第五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 办法 这个主题编排了 寓言二则 画杨桃 小马过河 3 篇课文 每篇课文都 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故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使他们获得一些在生活中解决 问题的启示 亡羊补……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丢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绿色圃中小学教……
-
言二则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 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 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
-
p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教材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第12课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能正确、流利、有感……
-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说课稿 说课稿 一 说教材一 说教材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是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 单有趣 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 故事浓缩成了两个常用的成语 给人启发与教育 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
-
《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寓言先说那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写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现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
-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本课有两则寓言故事 一则是 揠苗助长 一则是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这则寓言 通过生动形象的故 事告诫我们做事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要用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 急于求成 违背客观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 亡羊补牢 的故事情……
-
寓言二则 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寓言二则 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包括了 亡羊补牢 揠苗助 长 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 故事情 节简单有趣 通俗易懂 分别勾勒出两个人物形象 一个是遇到了问题 没有接受劝告 及时补……
-
22 寓言二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成语 “ 守株待兔 ”“ 滥竽充数 ” 两则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3.朗诵并背诵寓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个寓言故事。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
22 寓言二则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 。 2.懂得成语“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两则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3.朗诵并背诵寓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个寓言故事。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
-
课题课题 寓言二则寓言二则 课型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 时间时间 2 课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 会读 语 则 等 15 个生字 会写本课 亡 牢 等 8 个生字 会写 亡 羊补牢 劝告 等 5 个词语 2 朗……
-
第五单元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重点难……